【吉林法官故事】用“心”办案的沈伟法官

来源:西南瞭望新闻网 2024-04-15

未标题-1.jpg

远程视频开庭
 一部《法官故事》微电影展现了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当代人民法官的绝美风采,为观众呈现了一批前所未见的新时代“法官”群像。而他们的原型就在我们的身边,他们的故事丰富、生动、感人心扉,与电影比起来,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更真实、更感人。下面,就让小编带您走进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沈伟法官的故事,去感受他司法为民的情怀。
  法律不是万能的,法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但常怀一颗为民之心,愿意为老百姓多跑跑腿、多用用心,很多在法律上看似无解的问题,最终可能会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。沈伟法官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  心系群众  情暖人心
  袁某是一名服刑人员,十八岁时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,投入长春监狱服刑改造。服刑期间,他积极改造,认罪悔罪,监狱向长春中院提请对其假释。审理这起案件时,细心的沈伟发现袁某改造情况非常好,但因缺少被害人谅解这一重要条件,可能无法获得假释。开庭过程中,袁某表示真心悔过,想弥补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,但自己却无力寻找被害人家属。为此,沈伟将自己的工作延伸,主动与原审办案人联系,调阅十三年前的卷宗查找被害人家属线索,多方辗转,终于找到了被害人的父母。在法院主持下,双方达成谅解协议,合议庭对袁某予以假释。假释期间,袁某遵守假释相关规定,积极参加社区矫正,没有出现违法违纪情况。
  司法保护  重塑未来
  在一起故意伤害罪再审案件中,三名被告人犯罪时均未成年,因故意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重伤。案发后被告人家属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谅解协议,原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,分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至三年四个月不等。判决生效后,三名被告人家属不断申诉,希望让孩子获得重生的机会。沈伟受理这起再审案件后,全面分析本案证据和事实,考虑到三名未成年人的成长,他与社区、学校积极沟通,由社区及学校出具帮教证明,根据三人的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,改判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。走出看守所大门的那一刻,三名被告痛哭流涕。几年过去,经过回访,三名原审被告人皆平稳度过缓刑考验期,一再表示会吸取教训,做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。
  减刑假释  护航公正
  减刑假释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,为促使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流程公开、全程留痕。沈伟总结多年工作经验,与对口服务企业多番沟通,成功开发了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系统,该系统已平稳运行三年,走在全国前列。他主导设立的“长中法减刑假释案件”微信公众平台,成为减刑假释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平台。
  这就是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沈伟法官,他始终秉承“司法为民 公正司法”的理念,无私奉献,用一颗为民、爱民、便民、利民之心,为幸福美好的法治吉林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  【法官档案】沈伟,自2005年10月起,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一庭工作至今,现任审监一庭第二合议庭审判长,负责审理刑事再审案件、行政再审案件、减刑假释案件。多年来,沈伟办案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庭前列,近两年审理减刑假释案件近2000件,组织庭审500余次,无一差错案件、无一廉政投诉案件、无一发改案件。他还主动承担法治教育宣讲工作,深入长春市各个监狱,先后对4000余名罪犯进行法治教育宣讲,促进罪犯认罪悔罪,积极改造。2017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第6届全省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。

[责任编辑:王国平]

加载中~